聯系方式:劉經理 13262526862(微信同號)
毛經理 15026786877(微信同號)
1 組成及特點 碳纖維浸漬粘貼膠(粘貼纖維復合材結 構膠)系A、B兩組分改性環氧樹脂類 膠粘劑,為粘貼纖維復合材(如碳纖維布、碳纖維板、玻璃纖 維布、芳綸纖維布等)方法加固的主要膠種, 常配合結構加固底膠(底膠)、混凝土修補膠(結構 加固找平膠),分別在加固施工不同工序中使用。符合 GB50728《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 術規范》、GB50367《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》及JTG/T J22《 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范》A級膠技 術要求,通過國家標準90天濕熱老化性能試驗。其主要特點為:建筑加固 加固材料 加固方案
◇ 高 強、高韌、耐老化;
◇ 與混凝土及纖維粘結能力強;
◇ 有粘貼纖維布(布膠)和粘貼纖維板(板膠)兩種型號 產品可供選擇;
◇ 布膠為強觸變 性流體,容易濕潤、滲透到纖維間,且仰面施工不滴落;
◇ 板膠為觸變性極強的膏體,容易涂刮,施工不垂掛;
◇ 適配性廣泛, 可與不同品牌纖維很好適 配;
◇ 室溫固化,不含揮發性溶劑。
2 適用條件
粘貼纖維復合材(如碳纖維布、碳纖維板 、玻璃纖維布、芳綸纖維布等)加固以 及防腐
4 工程應用 ——混凝土結構外部粘貼碳纖維加固
4.1 適用范圍
適用范圍本工藝適用于混凝土梁、板、柱等結構外部粘貼碳纖維布加固;玻璃纖維、芳綸纖維等加固、 防腐、防水施工可參照本方法進行。建筑加固 加固材料 加固方案
4.2 工藝流程圖4.3施工要點
1 加固設計
應由專業人員進行結構檢測及加固設計,并由專業 施工隊進行加固施工。施工前按加固設計進 行放線定位。
2 混凝土表面處理
將被補強的混凝土面層的粉刷層和松動部分徹底清除后打磨;若有 鋼筋 外露,應先對鋼筋進行除銹處理,然后用找平膠修補;表面凸出部分用切割機或砂輪機將其修平。轉角 處凸角R≥25mm以上,凹角用填補;若被補強的混凝土存在裂縫,應先用結構灌縫膠灌注后再進行補 強?;?凝土表面要求潔凈、干燥、無油污。若被補強部分有滲水,應先做疏水、止水和干燥處理, 將需要補強的混 凝土表面用丙酮或酒精擦拭干凈。建筑加固加固材料 加固方案
3 底膠施工
當 氣溫低于5℃、大雨天或相對濕度大于95%時,不可進行 施工。施工時, JN-CS底膠A、B兩組分按推 薦的配膠比例(見產品包裝)稱量,倒入潔凈容器中并攪拌均勻 ,用毛刷或滾筒刷在混凝土表面均 勻涂刷,待底膠指干時,即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。每次配制的膠液應在 膠的適用期內一次用完。 建筑加固加固材料 加固方案
碳纖維加固混凝土梁
碳纖維加固混凝土板
4 找平施工建筑加固 加固材料 加固方案
混 凝土表面氣孔及缺陷應使用找平膠補平。存在凹 陷部位時,將配制好的找平膠用刮刀嵌刮進行修補 填平,模板接頭等出現高度差的部位應用找平膠填補,盡 量減少高差。轉角的處理,應用找平膠將 其修補為光滑的圓弧,半徑不小于25mm。找平膠指干時即可進行下 一道工序施工。
5 粘 貼碳纖維布
按配膠比 例 稱量、攪拌粘貼膠,并用滾筒或毛刷均勻涂刷于待粘貼部位,粘貼按設計要求尺寸裁剪好的碳纖 維布。碳纖 維布沿受力方向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,各層搭接位置應相互錯開。用滾子或刮板 在碳纖維布表面沿同 一方向反復滾壓或刮壓至膠液滲出碳纖維布,以脫除氣泡并保證粘貼膠充分浸 潤碳纖維布。若需多層粘貼, 可待前一層粘貼膠指干時,重復以上操作。在最外一層碳纖維布的外 表面均勻涂刷一層粘貼膠。建筑加固 加固材料 加固方案
6 碳 纖維補強后的養護
施工 完成后24小 時內防止雨淋或受潮,并注意保護,防止硬物碰傷施工表面。的固化溫度不得低于 5℃
7 檢驗及防護
碳纖維片材的實際 粘貼面積不應少于設計面積,位置偏差不應大于10mm。碳纖維片材 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,可用小錘輕輕 敲擊或手壓碳纖維片材表面的方法檢查,總有效粘結面積 不應低于95%。當碳纖維布的空鼓面積不大于 100cm2時,可采用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修補。當空鼓 面積大于100cm2時,宜將空鼓部位的碳纖維片材切除, 重新搭接粘貼等量的碳纖維片材,搭接長度 不應小于100mm。必要時,可采用正拉試驗對施工質量進行現場 抽樣檢驗。